大丰一职员反映:领导公开收礼,还毫不忌讳地晒出来!

图片

这些天,花生就晒在我们店门口水泥地上

  一周前,一年级学生朱子铭的妈妈朱冬兰,专程来到我们“海琴护眼”店,为我们老板娘江海琴带来了两大袋刚从地里挖出来的花生。在我们这家专注于青少年视力矫正的机构,家长因孩子视力改善而表达感谢并不少见。通常情况下,作为我们领导的江总都会婉拒赠礼,实在推辞不掉的,也总会想办法回馈给对方的心意。可这一次,朱冬兰送来的花生,数量之多、情意之重,还是头一回。

  朱冬兰还特意告诉我们,这些花生是她母亲在鱼塘边亲手种的,没施化肥,也没打农药,是真正的原生态。“这是黑花生,不常见,虽然不值什么钱,但是代表了我对‘海琴护眼’的感谢!”她匆匆说完这句话,就快步转身离开了,那份质朴的真诚,却久久萦绕在我们心头。

图片

  说起朱子铭来“海琴护眼”矫正视力的经历,还真有些“传奇”。原来,朱冬兰的小姨本身就是一位老师,她的女儿在我们这儿矫正多年,效果一直很满意。得知朱冬兰的儿子朱子铭才上幼儿园中班,就出现弱视、远视加散光,视力仅能看清0.4到0.5。从2023年开始,心急如焚的朱冬兰带着孩子往返医院、配镜、申请残联扶持,每天坚持两小时训练,风雨无阻整整一年,却收效甚微。在小姨的推荐下,2024年10月,朱子铭来到我们,开启了半个月的试矫正。令人欣喜的是,仅仅半个月,他的视力就有了明显提升!就这样,朱冬兰毫不犹豫地让儿子正式加入了仪器照光和每周两次的店内训练。

图片

我们店为朱子铭小朋友建立了详细的视力档案

  今年八月,她带孩子专程前往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做全面检查。结果令人振奋——朱子铭双眼裸眼视力达到1.0,散光显著好转,连远视储备也增加了。听到“远视储备”这个陌生词汇,朱冬兰回来特地请教江总。江总解释道:“远视储备就像是孩子眼睛里的‘视力存款’,是孩子的一笔‘财富’。这笔‘存款’越充足,未来抵抗近视的‘底气’就越足。”这意味着,经过近一年的训练,朱子铭的视力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即便停止矫正,他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易近视,何况他仍在坚持训练呢!

  欣喜之余,朱冬兰给江总发来微信,由衷写道:“特别感谢海琴护眼。借用一句心里话:天上星星,海琴眼睛!”

图片

朱燕陪护朱子铭小朋友在店里做视力矫正训练

  这份沉甸甸的感谢,最终化作了那两袋黑花生。江总推辞不过,便将花生洗净,一半煮熟分给我们和来店的家长品尝,另一半则铺在门口的水泥地上晾晒。一连几天,我们晨起摊开,日落收拢。阳光下的花生,仿佛一颗颗小小的、饱满的谢意,温暖着每一个经过的人。

  每当有家长好奇问起这些花生,我总会自豪地告诉他们:这是学生家长送来给老板娘的,是自己种的原生态花生。那一刻,心底涌起的不仅是骄傲,更是一份深深的职业认同——在江总的带领导下,我们每一天的努力,换来的不仅是视力的提升,更是一个个家庭的希望与笑容。

图片

晒在我们店门口水泥场上的黑花生

  这一颗颗黑花生,就像落在我们手心的星星,不耀眼,却真挚。它照见的,不仅是孩子清澈起来的眼睛,更是我们坚守这份事业的初心。感谢每一位像朱冬兰这样的家长,你们的信任与肯定,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光。能被这样朴素而深厚的情谊滋养,是我们的荣幸,更是我们的归属。

图片

老板娘江海琴一般都婉拒学生家长的送礼,但这次没有推得掉

阅读数:

网友评论

广告

热门精选

广告

24小时热文

广告